第341章 求贤才,刘虞荐田畴(加更)_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笔趣阁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341章 求贤才,刘虞荐田畴(加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1章 求贤才,刘虞荐田畴(加更)

  “刘使君的话在下记住了。”

  “君且放心,在下绝不会伤害好人。”

  “但是,也绝不会放过那些恶徒。”

  苏耀坚定道: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苏曜的话掷地有声,刘虞听后沉默片刻,苦笑道:

  “到底是少年英雄啊,这股子锐气着实令人羡慕。”

  然而强汉

  就看如今这烽烟四起,四方多难的模样,强汉已是往昔了。

  不过,经过一番交流后,刘虞也算是明白了。

  这位年轻的冠军侯有着自己难以动摇坚持和信念,而他自己也有着守护幽州百姓安宁的责任。

  两人虽然理念不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

  都希望幽州能够恢复和平与稳定。

  “那不知苏将军对这幽州乱局,有何打算,欲从何下手呢?”刘虞问。

  紧接着,苏曜也阐述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对于安抚流民,筹备春耕,恢复经济和生产之事,苏曜全力支持刘虞。

  这方面的内政,他绝不干涉。

  而且,在辽东他也会遵循这个思路,若有因战乱逃亡的百姓,他那边也会加以收留。

  争取幽州一盘棋,把经济搞起来,让百姓能尽快安定。

  而对外,对那些血债累累的反贼,还有那些不知天高地厚,混熟摸鱼的投机异族,就是一个打字。

  绝不能一赦了之。

  不但那个张举必须死,那些异族也必须要将其彻底打服才行。

  “且不说茫茫塞外,苏将军难寻敌踪。”

  刘虞摇头叹道:

  “就说你这度辽军现在连一个营两千人的规模都没恢复,保卫这幽州漫长边境都嫌困难,又谈何进取,将其打服?”

  刘虞对乌桓人的宽赦和妥协并非投降主义,而是很现实的问题。

  虽然河北平原的大战乌桓人损兵折将,狼狈而逃。

  但是他们却在幽州广袤的边境化整为零,不断的袭扰劫掠。

  抢夺农具,掠夺人口。

  关内的广阳等郡由于有长城还有刚刚被公孙瓒收复回来的卢龙塞的边塞,还算勉强能够应对。

  但是塞外的辽西和辽东等地,显然就不会那么走运。

  此刻的大汉可不是后世大明,有山海关等一串边塞重城守御。

  乌桓和鲜卑游骑们,在辽西走廊上是来去如风,完全遮蔽了内地与关外的联系。

  若不尽快安抚乌桓人,让骚动的他们静下来,关外百姓和土地迟早会被蚕食殆尽。

  对此,苏曜自然也很清楚。

  所以他才挑了辽东郡的太守,就是要扎根在最险恶的地方。

  “打通辽西走廊,恢复度辽营,重整幽州防线,反击入侵者.”

  苏曜把自己的任务一個个报了出来。

  为此,他还有一件事需要做:

  “使君这里可有合适的向导人选?”

  本来听着苏曜的话默默点头的刘虞突然一愣:

  “向导人选?”

  你那边不就好几个幽州人了,而且找个向导的话,很随意的事情吧,至于拿到这种场合来说吗?

  “不是那些普通的杂鱼。”

  苏曜强调道:

  “不但要精通地理,还要识文断字,有胆略随我去关外走这一遭的。”

  这片新地图有着严酷的气候和复杂的条件,已经不是那些普通属性的向导所能胜任。

  苏曜的话让刘虞沉默了。

  虽然他不知道苏曜对于属性状态等要求,但是从苏曜的话里,刘虞也听的明白,这哪里找个向导?

  这分明是要他举荐有用之才啊。

  不过对于这个要求,刘虞倒也无法拒绝。

  两人日后在幽州合作的时间还很长,对于这个相当能打的度辽将军,刚刚回到蓟城,手上几乎一点兵都没的刘虞还必须要视为依仗。

  毕竟,下一步打通辽西走廊对于幽州的安危来说极为关键。

  于是乎,刘虞便请来了手下的诸位从事和曹掾如魏攸,鲜于辅,齐周等人,问有没有人愿意随苏曜赴塞外辽东。

  然而,他们却是人人面露难色。

  在幽州城平平安安的州牧府中,和远赴塞外冒严寒与锋矢之苦,该作何选择根本就不用犹豫。

  更别提,这些人都是幽州各郡世家大族的代表。

  他们都很清楚,苏曜在往常苛待名族的表现。

  瞅一眼那度辽将军府中的配置,除了那个尚未加冠就被他忽悠来的王凌,根本没有一个正经世族便知道,大家对这位将军心有疑虑的紧呢。

  于是乎,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愣是没一个人站出来表态。

  如此尴尬场面,看得吕布大怒,道:

  “我家将军奉圣名远道而来督北方军事,你诺大的幽州竟然凑不出一个.”

  吕布的话被苏曜挥手打断,他已经习惯了那些世家子弟们的态度。

  在这个乱世之中,他们的选择都受到家族、地位和利益的多重影响。

  强扭的瓜不甜,他也不稀罕。

  于是,苏曜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说道:

  “无妨,诸位各有难处,苏某理解。”

  然后,苏曜转向刘虞,拱手道:

  “使君,苏某此行,不求人手众多,但求得一真心为百姓之人,能与我等共赴塞外,同舟共济。”

  刘虞看着苏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知道这位年轻的冠军侯并非等闲之辈。

  他沉吟片刻,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于是开口道:

  “苏将军,我倒是有一人推荐。”

  “哦?何人?”苏曜好奇地问。

  刘虞道:

  “此人名叫田畴,字子泰,乃右北平无终人。”

  “其自小便好文习武,且随先父游宦于幽州各地,后遇战乱,辗转归乡,时人多称其奇,某也是有所耳闻,或可满足将军需要。”

  田畴?

  这个人苏曜倒还真的有印象。

  恰好之前有一个玩的三国游戏中刚出了这位角色,他便去了解了一下其人的过往。

  虽然在演义中田畴名声不显,但却着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北方的公孙瓒,袁绍和曹操都分别拉拢征辟过他。

  其在天下大乱,道路断绝中,为刘虞跑腿,乔装打扮绕道塞外最终抵达长安,拜见了皇帝。

  简直是向导一职的不二人选。

  而更难得的是,此人在历史上不但忠义无双还是个种田能手。

  完全可以担当日后辽东的内政任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61.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61.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